12月25日,河南农业大学原工会副主席闫耀礼、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宋玉立、河南农业大学小麦专家刘万岱,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副院长宋朝鹏、省科技特派员张明月等一行6人组成科技特派员服务队到邓州市中农发南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土壤改良及小麦冬季田间管理科技服务,邓州市农技中心主任冀洪策,邓州市科技局副局长黄国师及相关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
作为农业大市,邓州市现有耕地253万亩,砂姜黑土面积121万亩,是该市面积最大的中低产田土壤类型,地力等级多为7、8、9等。长期以来,该土壤“黏、瘠、旱、薄”制约了邓州市粮食产能提升,农户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服务队一行来到邓州市中农发南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了解到生产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砂姜黑土僵粘贫瘠、土壤板结严重、水肥协调能力弱、肥料投入成本高等。服务队通过交流和分析土壤样本,造成土壤板结的主要原因存在下列几个方面:
一是长期过量使用化肥农药,有机肥应用少,造成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少,加上高耗肥作物如高粱在种植后,土壤肥力会大大降低,土壤团粒结构遭到破坏,通透变差,进而造成土壤板结。
二是只注重氮磷钾肥的施用,其他中微量元素缺乏,土壤养分失衡,作物生长得不到足够的营养。
三是多年连作,土壤微生物群落失衡,有害微生物增多,有益微生物减少,造成土壤生态恶化,病虫害加重。
随后,服务队深入农田一线实地查看土壤状况及大田小麦生长情况,根据现场查看勘测并利用科学数据,认为存在长期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土壤养分失衡、土壤生态恶化等问题。服务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并对下一步土壤养护、田地管理、营养调控及病害防治等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一要增施有机肥,配施中微量元素。如使用高碳基肥等有机肥,配施中微量元素,有效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增加土壤通透性、提升保水、保肥及抗旱抗病能力,同时提高肥料协同作用,提升肥料利用率,节约成本,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并抑制土壤中的有害微生物。
二要适当使用微生物菌剂和土壤调理剂。如使用枯草芽孢杆菌等微生物菌剂以及氨基酸复合调理剂等可以改良土壤,增强土壤营养元素的活性,提高抗病性,促进作物生长。对于部分酸化的土壤可以使用钙镁磷碱性土壤改良剂,补充土壤营养元素。
三要改善耕作方式。通过轮作倒茬、间作套种等技术,配以深翻耕地,旋松土壤可以改善土壤板结、水肥协调能力弱的问题。
最后,邓州市科技局黄局长做了总结“科技特派员将问题解决在田间地头,将前端农业技术传递到生产种植一线,为强化农作物种植基地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充分发挥了乡村振兴生力军作用”。
责任编辑:翟媛媛